“外电入皖”安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国内市场要闻-市场新闻-变压器市场网
| 手机版       您好,欢迎来到变压器市场网!平台已覆盖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印度、南非、俄罗斯、加拿大等海外区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新闻 » 国内市场要闻 » 正文

“外电入皖”安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08  来源:新安晚报  浏览次数:8553
分享到:
核心提示:“外电入皖”安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在近日召开的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外电入皖”的概念首次被明确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安徽作为能源大省且在实施“皖电东送”,我们缺电吗?其实,我们近年来一直在使用外电,今后还将使用更多的外电。

西电东送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长江大跨越施工。(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推进‘外电入皖’,全年受进区外电260亿千瓦时以上。”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这是“外电入皖”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说明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坐拥两淮煤炭基地,安徽缺电吗?国网安徽电力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省电力缺口将超过2000万千瓦。全省最大受进外来电力已由2016年的470万千瓦,提升至2020年的1080万千瓦。这也说明我们至少从2016年就用上外电了。

那么,外电从哪来?2019年9月,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源源不断的电流从戈壁煤海新疆准东输送到皖南,直抵华东。这也标志着安徽电网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时代,我省由单纯电力送出省转为送受并举省。据统计,2020年“疆电入皖”电量约160亿千瓦时。

其实, “外电入皖”不仅可优化能源结构,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还被《政府工作报告》赋予“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减碳”的重任,这也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应有之义。2020年,昌吉-古泉特高压工程为安徽节省标准煤约47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300万吨、二氧化硫10.8万吨、氮氧化物2.6万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外电入皖”如何推进?目前,安徽已与内蒙古、陕西签订电力合作框架协议,拟于近期和山西、甘肃签订协议,并积极争取将“外电入皖”第二条特高压通道纳入国家能源电力规划,力争“十四五”末建成投运。未来,我们将用上更多外电,送出更多皖电。

既能引外电入皖,又能将皖电东送,这与安徽的资源、区位等“天赋”有很大关系,也是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 —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使命所在,安徽作为长三角的一员,定当不负众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碧琦 徐栩

□专家解读:安徽送受并举打造长三角“特高压枢纽”

安徽作为能源大省,在满足自身电力需求的同时,尚有能力东送电力,为何还需要外电?引入外电后,皖电东送战略是否会作出调整?安徽将如何不辱使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针对这些问题,安徽省能源局相关专家一一进行了解读。

能源大省为何要引入“外电”?

众所周知,安徽是一个能源大省,所打造的“火电三峡”享誉全国。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省电力需求的迅猛增长。2020年,安徽全社会最大负荷478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2428亿千瓦时, “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8.7%和8.2%,增速居全国前列、华东首位。

电力需求迅猛增长的同时,因国家严控新增煤电规模,省内煤电项目建设放缓,电力供应硬缺口逐步显现。国网安徽电力提供的数据显示,按照目前规划已明确的电源建设项目,预计到2025年安徽电力缺口将超过2000万千瓦,缺电规模将居我国东、中部之首。省内电力供需趋紧,也使得全省最大受进外来电力由2016年470万千瓦提升至2020年1080万千瓦。

“无论是电力设施的规模还是电力产能,安徽与江苏、浙江相比都有一些差距。”安徽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安徽电力能源正加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域,受污染排放、煤炭消费总量等指标约束,新建煤电机组难度较大。

而“十四五”期间,安徽将进一步深度融入长三角,电力能源需求必然更加旺盛。为了优化能源结构,安徽亟需超前谋划区外来电,加强与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等西部资源富集省份的电力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以保障中长期的电力供应。

“皖电东送”是否会受到影响?

作为能源大省,安徽已连续多年将富余电力东送至长三角地区。那么,随着供电形势严峻,需要引入外电,皖电东送战略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二者并不冲突。”安徽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皖电东送”是“十一五”期间国家为发挥安徽两淮煤炭资源优势、打造能源产业基地、促进安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而实施的重要能源战略之一,也是华东区域内资源优化平衡的重要方式。

“皖电东送”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多年来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昌吉-古泉特高压工程和已投运的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共同构成安徽电网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新格局,标志着安徽正式由单纯电力送出省向送受并举省转变。

据介绍,皖电东送工程机组共有20台,总装机1354万千瓦,总投资820亿元。工程自2005年开始分两期建设,至2016年3月全部建成投产。自2007年第一台机组投产以来,累计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电量近6600亿千瓦时,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何完成国家赋予的新使命?

如果说“皖电东送”是安徽承担的一项国家任务,那么“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则是国家赋予安徽的一项新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支持安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

安徽是长三角承接新增特高压直流落点的黄金位置,推进“外电入皖”,可以进一步发挥安徽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利于提升安徽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水平,提高长三角区域能源电力互济互保能力,为安徽和整个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电力保障。

记者从安徽省能源局了解到,昌吉-古泉特高压工程是落地安徽的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额定输电容量 1200 万千瓦,安徽消纳送端电力比例为50%,另50%由省际交流线路转送至江苏和浙江两省。

据介绍,安徽正在谋划的“外电入皖”第二条特高压线路,正是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的一项重要举措。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碧琦

 
 
[ 市场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市场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