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正在广州举行。饱受污染之苦的中国对碧水蓝天的渴望正成为外国企业的“金矿”。
经历大范围雾霾之后,中国对治理污染、发展绿色GDP表现出空前的决心。政府承诺,要在5年内改善全国空气质量,并决定将行动效果与官员的“乌纱帽”挂钩。外国企业希望利用这一机会,抢滩中国市场。
在本次展会上,德国西马克集团公司向中国的钢铁企业展示了冶金工艺链节能减排的技术。
公司董事会发言人勋贝克博士认为,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树立经济和生态双赢理念,对中国钢铁行业非常重要。
勋贝克给中新社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中国,每生产一吨钢将排放3.4吨二氧化碳,远高于2.6吨的全球平均值。
而根据中国政府10月发布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案,环保标准将成为控制产能的硬性约束。在勋贝克看来,这对西马克公司无疑是个好消息。“现在中国不少违规产能都是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环境的小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商机。”
此外,中国消费者对环境关注度的提高,也成为外国企业发挥环保技术优势的契机。
本届展会上,美国安利集团带来的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吸引了众多目光。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凭借60多项先进专利技术,这台貌不惊人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在半个小时内滤净36平米室内的70多种空气污染物,且噪音低、耗电量小。以一档运行时,声响只有28分贝,相当于一只蝴蝶在人耳边飞过。
有100多项专利支撑的净水器也受到了欢迎。
经销商陈云汉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希望拥有清洁的室内空气、干净的水,这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欧洲的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率为42%,美国为27%,韩国高达70%,而中国仅为0.1%。在欧美和日本,净水器的普及率高达70%,而中国仅为5%。
事实上,法国、韩国、日本等多国企业都在跃跃欲试,希望借中国环保意识高涨之机从市场分得“大蛋糕”。但能否如愿以偿,还有待观察。
中国企业也已经发现了环境污染治理蕴含的商机。不少企业正在投入研发和技术,力求从这一“蓝海”产业中分一杯羹。
此外,中国政府也计划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为本国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更多扶持,希望到2015年将该产业打造成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中国企业已经从我们的‘学生’变成了对手。”勋贝克对中新社记者说,中国企业的实力正在不断上升,而成本却低于西马克公司,这使他们感到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