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回头看2002年启动的电力体制改革有哪些不足?
吴疆:这是一次以纵向拆分为主的改革,但拆分远远没有到位,没有真正触及电力市场的核心实质。在厂网分开的同时几乎没有对电网进行任何针对性的管制,既没有禁止电网参与电力交易,也没有继续进行输配分开和独立核算。相关部门对电网公平开放没有明确界定与要求,对于电网影响其它市场主体束手无策。电网企业将调度、交易和输电三者结合,形成独买独卖的交易模式,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中只有中国采取此模式,这可以说是电力市场建设的失败。
记者:那么在电网的制度建设上,改革成绩如何?
吴疆:电网环节保留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内蒙电网三种不同的垄断经营模式,即便在发电企业亏损严重的时期,电网环节的产业效益依然显著劣于发电环节。特别是电网环节由于垄断利益而盲目追求投资,在设备利用率上存在显著浪费。
记者:业界如何对比上述三种模式?
吴疆:国家电网26省份、南方电网5省份、内蒙1省份并存是政治妥协的产物,但也是大型电力企业规模经济的难得实证。对比2003到2010年的财务数据,南方电网全面领先国家电网,这证明国家电网作为一个电力企业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规模经济临界点,无法实现更佳效益,规模过大勉为其难。 “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电力(能源)企业,国家电网规模远超同行,但多项指标远远落后。
记者:为什么没能遏制垄断企业的膨胀?
吴疆:垄断企业自身具有侵略性,不遏制垄断就会强化垄断。而电网企业拥有业内主要的科研机构,掌握了最主要的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对电力规划、技术标准等公共事务影响巨大。电力行业政策部门、监管部门缺乏直属的或者中立的技术支撑力量,信息严重不对称,直接影响政策的科学性与监管的专业性。有关部门虽然拥有发布权,但相关电力企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调输分离”应优先
记者:你认为,电价是否会成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吴疆:2002年中国电改的两大核心纲领性文件分别是《电价改革方案》和《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其中前者的落实程度更低。竞价上网随着区域电力市场试点的中止而停滞、标杆电价以外存在大量不透明的灰色区域、输配电价缺乏财务独立核算的支撑、销售电价被长期人为抑制而且交叉补贴日益复杂。
对电力价格进行不同程度的管制与干预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但中国的电价管制承载了很多超出电力范畴的使命。电价水平的调整漫长而琐碎,不可能作为体现改革成效的切入点,但完全可以小步推进不断深化探索。其中,独立输配电价的工作应尽快启动落实、销售电价要向地方下放定价权并完善阶梯电价和电价信息公开、试点推行容量电价与电量电价的两部制,鼓励市场主体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