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秦线退煤治雾霾 能源结构变革艰难开端-国内市场要闻-市场新闻-变压器市场网
| 手机版       您好,欢迎来到变压器市场网!平台已覆盖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印度、南非、俄罗斯、加拿大等海外区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新闻 » 国内市场要闻 » 正文

(2)大秦线退煤治雾霾 能源结构变革艰难开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28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2756
分享到:
核心提示:大秦线退煤治雾霾 能源结构变革艰难开端
但煤炭行业专家对于这种全面铺开的转型并不看好。

“同煤集团这类国有煤炭公司需要承担很多社会责任,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运行,转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位了解山西煤炭行业的权威专家告诉记者。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进入大同南郊区后仿佛就进入了同煤集团的“地盘”。无论是科研单位、销售公司还是医院、学校,名称中均冠以“同煤”两字。路面上不时有同煤集团各家子公司的班车经过。有的矿区和生活社区紧挨在一起,带有上世纪改革前国企的鲜明烙印。

据同煤集团的工作人员透露,企业变迁过程中留下了不少历史难题,不少老矿还负担着退休员工的工资福利。去年煤价下跌不久后,老矿就率先出现亏损。记者从矿工处了解到,同一工种,同煤集团老矿的矿工收入仅为现代化新矿矿工收入的1/3到1/2。

尽管如此,煤炭集团仍然不愿放弃。“在退煤过程中,煤炭集团应该是最抵触的一部分群体。”武建东告诉上证报记者,煤炭利益集团不会轻易退出。他认为,关键要为这些企业找到新的出路,让它们在退出后有事可干。否则,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煤企连同地方政府都很难成为这场变革的主角。

但是,这又谈何容易?从大同煤业财务报告来看,高岭土和建材两项非煤业务的试水转型暂时难言顺利。

城市:一煤独大齐萧条

不仅煤企,行业困境还连带危及煤炭大市的其他领域。

大同市一位出租司机告诉记者,大同相当一部分人的工作与煤炭打交道,煤炭形势不好,整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就跟着下降。这让他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煤炭低迷,大同街边的餐饮服务场所普遍十分萧条,就连为矿工服务的小餐馆生意也一落千丈。

同煤集团只是资源型城市困境的一个缩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炭行业专家直接指出,“一煤独大”地区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疼,因此基本在每一次周期调整时都直接遭遇冲击。

汾渭能源一位资深分析师告诉上证报记者,在煤价上行时,毛利水平高达50%,地方有限的生产资源全都集聚在这一行业,导致其他产业萎缩。而煤价下行倒逼调整时,财政又面临巨大压力,生存都困难又如何顾得上转型。尽管当地政府也许早就注意到了过于倚重一个产业存在巨大风险,但转型调整的效果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看见,难以展现官员的政绩,即便有能力调整时也会遭到忽视。

这无疑也是煤炭专家们的担忧:目前煤炭、煤电仍能给企业、地方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包括神华、陕煤、晋煤、内蒙古地方煤炭集团对地方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加上各地大型火电企业都有配套煤矿,很难说退就退。更何况,这些企业还解决了当地大量的就业。在此基础上,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对花钱扶持新兴产业显然兴趣不足。

对照大同、鄂尔多斯、榆林等主要煤炭产区的现状,似乎都在应验上述的“资源魔咒”。

能源变革

大趋势

中国要改变现有战略:首先就是从纸本位转为物本位;二是开发煤层气,实现从煤到煤层气的跨越;三是要让现有煤转为清洁利用,通过煤制气的大规模应用来推动这一转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环保问题已经上升至基本国策。而想要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显然需要先解决燃煤消费比例过高的问题。

“我估计到2030年后,我国煤电项目将不再允许大规模发展,仅作为新能源、核电等非化石能源的补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统计部专家张卫东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煤炭是污染较为严重、环保措施较为复杂的化石能源。随着对环境要求提高和替代能源逐步成熟,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煤电机组发展将受到适度限制。目前国内的煤炭产能已明显高于消费水平。未来随着煤炭消费增速明显放缓,煤矿资源将面临深度整合。

按照国家能源格局调整,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在燃煤总量控制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煤炭消费要实现负增长,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几个月前,发改委曾经开了个内部会讨论煤炭问题,当时我提的思路是‘中国应弃以煤为主的战略改为以气为主’,为此,中国要改变现有战略:首先就是从纸本位转为物本位,如用部分外汇储备换取海外的页岩气;二是开发煤层气,实现从煤到煤层气的跨越;三是要让现有煤转为清洁利用,通过煤制气的大规模应用来推动这一转型。毕竟,用气发电比用煤发电要清洁得多。”能源战略专家武建东对上证报记者说。

此前,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助理高世宪也曾公开表示,目前我国对优质能源需求呈现较快增长,近中期气体燃料在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中将发挥主要作用。

事实上,“煤改气”工程此前已在全国多地紧锣密鼓开展。

“我国多煤少气,煤改气后带来的天然气缺口有一部分可以通过非常规天然气来弥补。”煤化工专家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压煤上气”的能源结构调整思路指引,目前国内煤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项目投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据悉,目前有近40个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处拟建或在建状态。设计总产能达1765亿立方米/年,相当于中国2011年天然气总产量的1.72倍。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达到17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煤制天然气约150至180亿立方米,占国产天然气8.5%至10%。

“从煤化工角度看,在煤炭的各种清洁转化利用方式中,煤制气是转化能量效率唯一超过50%的利用方式。”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专家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建设煤制气项目也有助于煤炭企业实现煤的清洁化利用,经营多元化。
 
 
 
[ 市场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市场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