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毅:脚踏实地 “把脉”核电建设-国内市场要闻-市场新闻-变压器市场网
| 手机版       您好,欢迎来到变压器市场网!平台已覆盖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印度、南非、俄罗斯、加拿大等海外区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新闻 » 国内市场要闻 » 正文

马海毅:脚踏实地 “把脉”核电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04  来源:变压器市场网  浏览次数:2666
分享到:
核心提示:马海毅:脚踏实地 “把脉”核电建设
 

  马海毅(左)在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现场。

 

  日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科诺勘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广东院科诺勘测公司”)总工程师马海毅被评为首届“中国核工业工程勘察大师”,成为广东院在高端人才推介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尤其是在科研项目和工程服务方面下功夫。创新、质量、服务、持续地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马海毅的笔记里,记录着这样一句话。从事核电工程勘察20多年,马海毅始终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孜孜不倦地追求技术创新,为广东院乃至我国核电建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潜心钻研的技术带头人

  1983年马海毅从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专业毕业,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积淀了深厚的技术底蕴、丰硕的专业成果和显著的工作业绩。2012年被评选为全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第二批资深专家。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勘测设计人员,必须要勤奋好学,首先要找机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马海毅一直走在国内核电勘测技术前沿,关注国际上相关的技术动态,注重在勘测实践中不断创新勘测技术;积极带领团队与科研单位合作,取长补短;主编、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动广东院在国内核电工程勘测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海毅先后主持完成的《核电厂厂址动弹性模量等动参数的测试和评价研究》、《核电工程岩体力学特性评价方法及爆破施工安全监控关键技术》等科研成果在多个核电工程勘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工程及科技奖项20余项,获得核工业部级优秀工程勘察、咨询、软件等奖励16项。其中主持完成的岭澳核电站工程勘察荣获2004年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金质奖,岭澳核电站投运至今屡创世界同类核电站安全运行纪录,为我国的核电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沿河核电的地基把脉者

  2013年6月6日,广东院承担常规岛设计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试运,投入商业运行。

  作为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主化、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核电站之一,红沿河核电站见证了几代核电建设者的拼搏与汗水,马海毅正是其中的重要一员。

  “2006年寒冬刚过,广东院就参与到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工作中来。红沿河核电站的地基条件是当时国内遇到最复杂的岩土条件,我们在地基岩体中发现一种叫‘捕虏体’的地质现象。”马海毅介绍,红沿河核电站的地基非常特殊,具有典型的不均匀性,给广东院岩土工程分析与地基评价带来很大困难。

  结合广东院丰富的核电工程勘测经验,马海毅经过充分调查,提出了针对“捕虏体”的勘测方案和评价方法。在地基专题评审会上,1、2号机组主厂区勘测得到评审通过,核岛地基现场验收与评审获得确认。广东院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咨询服务,赢得了3、4号机组核岛区初步设计的勘测工作。

  但是,更加严峻的考验接踵而来!

  相比1、2号机组核岛区地基,红沿河核电站3、4号机组核岛区地基的捕虏体分布更加复杂。针对这一特殊地质现象,全部挖除捕虏体的处理方案将导致原定工期延后和成本大幅增加。

  “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案吗?”面对困难,马海毅陷入深思。通过周密实地勘察检验,结合动态分析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同类工程经验,马海毅凭借严谨的对比分析和科学论证,为浅层地基处理方案提供了充分的地质及岩土工程依据。经过多次研讨、答辩,得到大部分专家认同。该方案既保障了工期、又节省了投资。红沿河核电项目使广东院核电勘测技术真正实现了走出广东的跨越式发展,马海毅功不可没。

  身先士卒的实践探索家

  “上世纪70年代,核电工程在我国刚刚起步,核电勘测技术尚处于空白阶段,既没有现成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也没有任何工程勘测经验可借鉴,广东院开展的核电勘测设计可谓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回望广东院核电业务发展历程,马海毅如是说。

  “当时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事实上也没有人去培训你,”马海毅感慨道,“所有关于核电站地基勘察的知识都要靠实践,靠设计人员查阅资料,一步一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再将经验升华成理性的知识和技术。”

  “实践出真知”成为马海毅技术创新道路上的习惯,“勇于接受挑战,承担没有前期经验、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工程,重视并应用多种手段于核电工程勘测中,尤其是原位测试,解决特殊的地质及岩土工程问题。”

  “居于斯不囿于斯,踏实于斯升华于斯。”马海毅参与、主持了包括大亚湾、岭澳、阳江、红沿河、宁德、台山腰古、防城港在内的多个核电站厂址选择与勘察。目前,这些项目都已投产或在建设中,还参与了大量的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并将实践中的探索和感悟,升华为技术理论,比如撰写了《核电站厂址工程地质勘测中岩体风化等级划分的应用》、《广东岭澳核电站工程勘察实录》、《粤西滨海核电厂址强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等论文,主持新编行业标准《核电站工程勘测技术规程》,参编多项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在广东院取得的众多大型火电、电网、新能源工程业绩中,也凝聚着马海毅30年来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付出,其中海域风电工程在近几年的科研、培训、实践中初结成果,项目已付诸实施。

  近年来马海毅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到了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上,主持或指导了多项科研项目、参与广东院博士后培养、担任博士后课题的院内导师。

  尽管岁月流转,有种情怀却始终没变,那就是马海毅身上映衬出的广东院人脚踏实地践行“创新先行”理念的精神,它也成为推动广东院快速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 市场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市场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