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有的电力体制能否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十多年来,电力专家们给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不能。现在,云南省常务副省长李江亦有同样的看法。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江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说,“当前的电力体制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要求……电网企业目前处于统购统销的垄断地位,发电企业、地方政府的话语权十分有限……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云南省发改委主任王喜良这期间对外透露,国家发改委已同意把云南列为全国两大电力改革的试点省之一,云南正在国家指导下深入研究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
假如一切顺利,新的电力体制改革将从云南启动。李江表示,希望国家支持云南在电力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试,在大用户购电等方面给予支持。她认为,这可以“为全国电改探路提供借鉴”。
云南省政府一位官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云南可能从“发电侧、配电侧和用电侧”对当地电力进行改革。
呼吁电改
《昆明日报》在3月7日报道,目前云南全省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300多万千瓦,无论是增速还是发展都是全国第一。2002年全国电力体制改革以后,能源发展速度很快,但云南作为资源大省,电价与其他省份相比却没有价格优势。
云南是一个以水电为主的省份,在其整个电力结构当中,用于上网的水电占了七成还多。
但云南的水电上网电价与其装机量和电量并不匹配。上述报道举例,云南目前的平均上网电价比全国的平均上网电价仅低0.1元/千瓦时,而工业用户电价比全国,尤其是西部其他省区却高出0.1元/千瓦时。另外,云南的工业用电电价仅比广东的工业用电电价低0.5元钱左右,而云南的经济水平则远落后于广东,导致本地电价没有优势。去年,整个云南省的GDP比广州还少。
这最终形成的结果是,李江举例说,在利益分配方面,地方政府在水电开发当中承担了移民搬迁安置、生态环境保护、扶持库区发展等繁重的任务,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权责相匹配的利益分享机制。
她说,去年云南累计发电2148亿度,能源工业行业完成增加值730亿元,产生税收收入约136亿元,其中地方税收接近60亿,这与地方政府、群众的努力和付出还不大协调。
2009年,由贵州省社科院耗时两年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西部区域利益协调与加快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西电东送为典型实证》称,西电东送的电价如不加以改革,将进一步加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作为该课题主要负责人,胡晓登曾对本报表示,导致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核心问题是,西电东送电价偏低,未在电价中充分考虑能源开发所付出的环境、移民成本。
就像业内专家此前所说的一样,胡晓登对本报说,西电东送外部所支出的许多成本,如经济的、生态的代价,没有计入市场交易成本,导致电价不公正。西电东送成本,主要包括投资成本、运行维护费、库区维护费、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综合折旧率、保险费等。
李江建议,国家应加快深化资源税的改革,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适当提高资源有偿使用的标准。比如,在大中型水电开发中,推行水资源及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收益重点用于资源开发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安抚移民后续的一些扶持,使资源开发的收益更多地惠及当地群众。
而电力体制改革则是改变上述现状的重要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水电部副部长陆佑楣对本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电力体制的改革,实现合理的电价和合理的分配。
在云南省过去多年的争取之下,2012年9月,国务院发下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其中提出“把云南作为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省,实施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试点”。
而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云南代表团继续呼吁国家要对电力体制进行改革。
电价博弈
云南如何进行电改?
根据《昆明日报》上述报道,云南方面的想法是,加大对云南省电力资源就地转化的政策支持力度,近期采取专网专供直接支持云南发展水电力产业。另外通过点对点直供降低重点载能企业用电价格,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此消化库容电量。另外,云南方面还希望加大对云南省高载能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中东部地区高载能产业向水电资源富集地区转移。
2013年,由于当地一些高载能产业项目没法按原计划上马,致使那些预留的水电无法就地消化,云南当地出现大规模的弃水现象。《第一财经日报》从南方电网获得一份《关于云南水电消纳有关问题的汇报》的报告说,在满足自身负荷的基础上,云南省存在大量的盈余水电,而加上其他各种原因,云南省本地难以消纳这些盈余的水电。
云南“盈余的水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云南方面与南方电网在电价上出现分歧,计划于今年投产的“金中直流”电网工程因此拖期,这最终导致了当地多余的水电无法送出,金沙江上已经和即将投产的一些大型水电站因此弃水。
电力行业人士分析,双方在电价上出现分歧的原因是,如果水力发电厂以“点对网”的形式直接向对方电网卖电,电价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南方电网收益减少,云南地方政府收益增加;而如果以“网对网”的形式,先将水电卖给当地电网,再由当地电网卖给对方电网,价格可能会高一些,即南方电网收益增加,云南地方政府收益减少。
一位国家能源系统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是促使云南试图电改的其中一个原因。他表示,如果云南要发展高载能产业,利用本地清洁便宜的水电,通过点对点的直供方式,可以为企业减少一大部分成本。“这也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他说。
“还有一定的路程”
针对“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一事,在今年的云南省“两会”期间,云南省委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中提出,要探索建立“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运营机制;加快推进电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局域性电网;建立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推进大用户直购电,实施区域电价、节点电价等政策。
事实上,上述表述已成为业界的共识。朱成章是中国资深电力专家,他对本报说,这种做法有利于打破目前电网的垄断格局。朱成章曾工作于电力工业部、国家水电部以及国家能源部,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去年表示,电改亟待体制机制协同推进。他说,在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已经实现的基础上,电力体制改革的节点已落在电网领域,应改变电网统购统销的运行体制,以出台独立输配电价为切入点,统筹推进输配电体制改革,同时加快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推进电力体制发生变化。
王禹民认为,改变电网统购统销的运行体制,就是输电与售电分开,“输电的不卖电”,输电一方建好输电通道,收取“过路费”,用于电网建设与维护,售电一方负责卖电,参与市场交易。
王禹民认为,电价形成机制要进一步市场化,就应当由政府制定出台独立的输配电价,同时上网电价、销售电价要放开,在市场作用下最终确定销售电价。在现有的电力体制中,电网在输、配、售各环节全部垄断。
不过,也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作为政协委员的南方电网总经理钟俊向媒体表示,输配分离短期内可行性也不大。他认为,尽管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个大的方向,但目前从国资委的角度来说,总的具体改革方案还没有确定下来。
“说到分拆,其实单独一条线也很难核算,需要一个企业整体核算。”钟俊说,“因此,像我们这类社会服务属性的企业估计短期内不会太放开,电网这类大的投资建设还应该是100%国有控股,输配分离短期内可行性也不大。”
关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就像王禹民所说的一样,修订《电力法》、起草《能源法》和《电力监管法》等工作正在推进,“但还有一定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