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网友王振峰认为,“新电改方案”让配售电侧改革先行,也是为了给“输配分开”找路径。只有加快形成输配电企业的成本规则,才能促进电网公平开放,进而形成自由竞争的电价。
记者从两位接近决策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新电改方案已于25日正式上报中央,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确立电网企业新的盈利模式,不再以上网及销售电价差作为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11月26日《上海证券报》)
电力体制改革一直是各方极为关注的话题。2012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多部门开始着手启动下一步电改方案。其中,涉及输配电价分开环节的电价改革已经启动。
至2012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已达11.4亿千瓦,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诸如发电企业无序竞争、电力规划管理不到位、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有待新一轮电改来破解。那么,如何看待这次的新电改方案呢?
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通称“五号文”),正式启动第二轮电改。这10多年间,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电改却始终徘徊不前。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输配分开。
2002年电改完成了“厂网分开”,原有的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为发电和电网两大部分,一边形成了国电、华能等几大发电企业,另一边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问题就出来了,在主辅不分、输配一体的情形下,电网公司独揽输电、配电、售电三大权于一身,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的咽喉也就被直接扼住了。于是许多人认为,电力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应该是拆分电网。而且,电网公司成“唯一垄断买家”,其通过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与终端消费者电费间的差价获取了巨额利益,这个“奶酪”必须动,不然电力市场化就很难一步到位。
但也有人反对“输配分开”。比如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认为,电改的方向应是构建政府监管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关键要放开发电市场和售电市场,改进中间输配电网环节的监管,形成“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格局。看来,“电网拆不拆分”这个问题争议很大。
配售电侧改革先行,无疑是新电改方案的亮点。当前电价机制不合理的原因是发电侧和售电侧受垄断控制。比如,电网企业名义上“竞价上网”,但实际上“统购包销”的模式仍主导着电力市场。
不再以上网及销售电价差作为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这个新电改方案确立的电网企业新盈利模式,形象一点就是“放开两头,管住中段”。售电侧电力市场化,一方面让电力体现出公共产品的服务职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维持电网公司的发展。
当然,“新电改方案”让配售电侧改革先行,也是为了给“输配分开”找路径。只有加快形成输配电企业的成本规则,才能促进电网公平开放,进而形成自由竞争的电价。如此看来,让配售电侧改革先起步,利于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
改革切忌“半拉子工程”,特别是能源资源领域的价格改革,必须坚持“啃硬骨头”。(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振峰)
原标题:王振峰:电网不拆分 新一轮电改从何处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