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5点06分,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威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发生巨额亏损,无法按期兑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1天威MTN2,债券代码:1182127)本年利息,成为首只违约的国企债券。
4月21日早晨,天威集团发布利息偿付不确定性公告,公告表示,截止本公告发布之时,尚未筹措到付息资金,付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某券商人士告诉记者,“11天威MTN2违约,对市场的冲击要比11超日债、ST湘鄂债影响大。后两者是民企违约,11天威MTN2牵涉央企,它背后有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称“兵装集团”)。而且,超日债最后甩掉了债务,但是从天威债目前情况看,后期还要面临集中债务兑付问题,所需资金数额更大。”
4月21日,中票品种多数下跌,包括11神华MTN1、14蒙高新MTN001等10只下跌超过100个BP,隔夜SHIBOR之下下跌8.50个BP,七天期SHIBOR下跌11.20个BP。11天威MTN2从4月17日起开始停牌,停牌前报90.76元,跌幅0.98%,成交5000万。
利息违约8550万
11天威MTN2债券4月21应付利息共计8550万元。早在此前的4月14日晚间,天威集团已发布公告提示利息偿付不确定性风险,公告表示,2014年天威集团合并报表累计利润总额-101.4亿。
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天威集团新能源行业市场萎缩,产能过剩、产品价格走低等情况仍未明显好转,收入成本倒挂现象严重,天威集团年度经营性亏损均来自新能源产业。二是基于谨慎性原则,天威集团对合并财报范围内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83.4亿元,同比增加减值30.2亿元。
2014年初,超日债因无法偿还8980万元到期应付利息,成为中国首单违约债券。2014年7月,金泰私募债3300万本息违约;2015年,ST湘鄂债因无法按时、足额筹集资金偿付应付利息及回售款项,已构成实质违约。债市违约,自李克强总理表态“中国允许个案金融风险”后,已经慢慢变得常态化。如果天威集团债券违约,债市违约,将覆盖几乎所有金融产品。
2011年以来,天威集团信用风险在逐年增加。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已多次调降天威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和“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的债项等级:发行时联合资信评级为AA+,12年8月展望调至负面,13年4月下调至AA/稳定,7月展望再次调至负面,14年7月下调至A/负面,12月下调至BBB/负面,15年3月下调至BB/负面,15年4月由下调至B/负面。
联合资信关注到,天威集团亏损规模持续扩大,资不抵债状态进一步加剧,债务偿付压力巨大,公司多笔债务逾期并涉及诉讼,相关债务的偿付已极度依赖外部支持,“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本息偿付的不确定性加大。
2015年4月17日,联合资信再次发布公告,决定将天威集团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BB下调至B,评级展望负面,并将“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的债项信用等级由BB下调至B。
兵装集团不兜底
天威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保定变压器厂,1995年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主要经营活动包括输变电设备及光伏、风电设备生产,主要业务板块包括输变电产业、新能源产业。
4月14日天威集团发布公告后,记者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行”)负责天威集团债券承销人士处获悉,天威集团为按时偿付利息,已成立应急小组积极筹措资金,并向其母公司兵装集团请求援助。
兵装集团,为国资委旗下全资大型央企,主要从事军工生产、光电仪器、化工产品、车辆制造、兵器工程及技术研究服务等,旗下拥有全资和控股二级子公司56家,其中上市公司超过10家。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兵装集团2012年合并财报显示,2012年底资产总额2787.28亿元,当年实现营收3026.40亿元。
2008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将天威集团无偿划拨至兵装集团,兵装集团100%控股天威集团。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以兵装集团如此强大的背景,偿付几千万元利息援助天威集团并非难事,但兵装集团并未对其债务进行“兜底”,很可能已经放弃天威集团。
“如果兵装集团愿意救,也不会等到天威集团发布利息偿付不确定性公告。天威集团窟窿太大了,亏损一百多亿,兵装集团要救的话,需要付出非常高的成本。兵装集团不想再要这块,干脆违约算了。”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兵装集团此前曾因为债务问题,“撕破脸皮”将天威集团诉上法庭。
2014年1月28日,天威集团与兵装集团旗下财务公司4笔贷款合计3.7亿元贷款逾期违约,兵装财务公司于2014年1月30日将天威集团诉至法院并申请财产保全。
2014年2月12日,兵装集团宣布18笔共计11.5亿元的委托贷款全部提前到期,并要求天威集团立即偿付11.5亿元委托贷款全部本息余额,随即将天威集团诉至法院并申请财产保全。
上述两起诉讼使得天威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保变电气”)股票共计3.5亿股被冻结,天威集团通过减持上市公司保变电气股票筹集资金偿债的希望就此破灭。
刻意的重组
为了保住保变电气的上市公司壳资源,兵装集团在2013年10月份,对保变电气与天威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组,将光伏、风电等过剩新能源产业全部剥离出上市公司,置换到天威集团。
2013年10月,在兵装集团的主导下,天威保变与天威集团进行了资产置换,以天威保变持有公司持有的保定天威风电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保定天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100%股权、天威新能源(长春)有限公司100%股权、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公司100%股权,与天威集团持有的保定天威电气设备结构有限公司100%股权、保定天威变压器工程技术咨询维修有限公司100%股权、保定保菱变压器有限公司66%股权、保定多田冷却设备有限公司49%股权、保定惠斯普高压电气有限公司39%股权、三菱电机天威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10%股权以及部分商标、专利、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进行置换。
据财新记者了解,置换入天威集团的新能源资产2012年以来已连续亏损。
2014年12月,天威保变再次剥离不良资产,将天威英利7%的股权以3.89亿元出售给天威集团。财新记者了解到,2012年度、2013年度及2014年1-9月,天威英利分别实现净利润-6.5亿元、-4.4亿元、-2.0亿元;天威英利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8亿元、-1.3亿元、-0.2亿元。
2013末开始,天威保变合并范围内已无新能源类子公司,变成比较干净的输变电设备生产商,2014年以来顺利扭亏,股票已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债券也已恢复上市。而相应的,天威集团则因新能源业务盈利恶化及计提减值而亏损幅度加大,直至资不抵债。
2014年,兵装集团又增持保变电气股份至33%的份额,超越天威集团股权比例成为大股东,天威集团就此丧失了对保变电气的控股权。
有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兵装集团前任领导对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性很高,但是新上任领导想甩掉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因此导致兵装集团对天威集团的救助并不积极。
据此前报道,唐登杰在2013年1月31日接替徐斌任兵装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并继续兼任总经理,从而全面接掌兵装集团。
记者了解到,国家审计署2014年对兵装集团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其所属天威集团新能源等投资存在决策不规范、效益不佳甚至严重亏损等问题。
2008年至2012年,天威集团21个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20个未经董事会会议审议等法定程序,涉及投资152.75亿元。
2010年至2012年,天威集团未经发展改革委批准擅自上调投资计划,实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因设计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产清算。
至2012年底,天威集团有3个投资项目超计划投资2.85亿元,未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审批;11个项目未经兵装集团审批即开工建设,设计投资额24.85亿元。
天威集团盲目的新能源投资造成负债规模和经营风险快速增长。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天威集团资不抵债的困局,不能简单地以新能源行业低迷来解释,更多的原因是天威集团轻率投资造成。
原标题:“天威债”违约之一:母公司不兜底 刻意重组弃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