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电网从无到有 由小到大建设-国内市场要闻-市场新闻-变压器市场网
| 手机版       您好,欢迎来到变压器市场网!平台已覆盖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印度、南非、俄罗斯、加拿大等海外区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新闻 » 国内市场要闻 » 正文

云南:昭通电网从无到有 由小到大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8  来源:昭通日报  浏览次数:3226
分享到:
核心提示:云南:昭通电网从无到有 由小到大建设
“总有那么多的彩云,飘在你的头顶;总有那么美的鲜花,开在你的心中。昭通是我美丽的家:乌蒙磅礴金沙浪涌,丝绸古道的传说,染绿了南国的风。这里是各族儿女的家,红土高原写满了飘香的憧憬……”

一曲优美的《昭通之歌》旋律,可以引起人们对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无限遐想。而外形未必优美的昭通电网也自有一段旋律,它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可以放光可以放歌,可以热眼可以热身……

党中央近期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构想,既延伸国际,也惠及国内。昭通作为丝绸古道经由地,自然也不例外。电力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官,更是首当其冲。此时重温昭通电网从小到大、星火燎原的发展历程,着眼当前的利好形势,在服务好昭通的同时,进一步蓄势待发,助力宏观的一带一路战略,无疑是有助于“十二五”完美收官、有益昭通融入长江经济带、泛珠江经济带全面发展的理性思考。

昭通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10万年前,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自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后,昭通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为我国著名的“陆上南丝绸之路”要冲和云、贵、川三省经济、文化交汇重地。

产生于斯、发展壮大于斯的昭通电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历程。大约1930年初,电力的薪火便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落户传承。

旧中国的昭通电业是一个梦

建国前,昭通电力实业公司仅有总容量为80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1台,许多昭通人都称电灯为夜明珠。富人的婚筵或举行重要典礼时发一阵电,官邸或庄园里亮一阵灯,传出一阵留声机的音乐,是阔人的奢侈,是穷人羡慕不已的享乐。当然,劳动者的负重艰辛也期望着通过电机的周转得到消减。譬如经过一天的劳累后能和儿女共话电灯前;譬如让抽水机取代笨重的龙骨水车;譬如能够看一场酣畅的露天电影…… 可是,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生活条件极其简陋的社会背景下,这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昭通电力的历史发轫起步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作为这一段历史的见证物,是位于昭通城西街的一座小庙——西岳庙。

1920年末,鉴于昭通“历经战乱,且又匪患迭起”,云南省政府特委派暂编第一团团长安恩浦率部镇守昭通。安肃清了昭通四周匪患后遂对昭通部署建设,“会集昭通鲁甸绅民商议修浚昭鲁大河,倡修昭通至威宁公路;又组建昭通民众实业公司 ……”1931年,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公司为了自身发展并“抵制每年大量的洋油入口”,决定开办电灯厂。耗资7000英镑,从上海购置了一套装机容量为80千瓦的火电机组,经海运和铁路运抵昆明,遂靠人背马驮,翻山越岭,于1932年运抵昭通,在西街的西岳庙创办了第一家发电厂。民众实业公司年内即在城内主要街道立杆架线,串接了1500盏电灯。《民国昭通县志》记载:“自民国二十三年一月以来,满城街市普放光明”。上千盏电灯吸引了众多昭通市民的眼球,他们带着惊喜而又新奇的心情聚集围观。

电厂投运期间,供电以昭通城内为主,定时供电,中班最大负荷仅80千瓦。年发电量20—30万千瓦时左右,到1938年,昭通城已装置电灯5000余盏,并且建立了电力碾米厂,有4台电力辗米机,容量为2.8—4.5千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昭通城内照明和少量加工用电。

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后,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遂于1953年更名为“公私合营昭通实业公司”。1956年,增加两台单缸煤气机,容量合为130千瓦, 1958年增装机容量为220千瓦, 1960年再增220千瓦。同年,昭通地区通用机械厂发电车间建成,安装容量为240千瓦的蒸汽机一台,供电区域扩大到昭通城附近。公私合营昭通实业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拥有职工217人。

1966年,公私合营昭通实业公司撤销,原发电机组全套设备和大部分职工移交新成立的大龙洞电厂管理。昭通最为古老的电力设备终于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创业者更具力度的设备投入和艰苦奋斗的倾情投入。

自1930年到建国初期是昭通电力的原始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电能初步在昭通登陆,社会生活中开始有了发电供电的小单位和用电的群体,电能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和工业经济的必需品。可谓薪火传递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昭通电业的梦醒时分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昭通电力的早期创业阶段。这一阶段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大龙洞、东方红和龙潭三个电厂(站)的建成投入,以及配套电网的逐步完善。

随着昭通解放后的百业并举,电力发展的滞后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于是,大龙洞电厂在大跃进的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一期工程于1960年3月破土动工,1962年初缓建。1964年续建,初始发展规模为2×1500千瓦(两台1500千瓦抽汽式汽轮发电机和三台10吨/小时锅炉),1965年11月正式发电。

1966年初,大龙洞电厂供电所成立,将抄表收费、线路维护集于一体。同时,架设大龙洞电厂至高桥院变电站35千伏线路11.7千米,安装变电容量2×1800千伏安,内桥式接线,形成昭通第一个输变电网区,顶起了昭通有限的电力供应区域半边天。

东方红电厂诞生于1971年,总装机容量4000千瓦。由昆明西山区马街原昆湖电厂搬迁至彝良县洛泽河镇,更名东方红电厂,电厂职工随机组全迁至昭通。1972年4月,1号机组安装调试完毕,同时架设至大龙洞电厂35千伏输电线路32千米接入昭通电网,下旬即向昭通县供电。1974年9月,2号机组调试完毕投入发电。

东方红电厂的迁入,为昭通当时渐趋紧张的电力供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缓解作用。

龙潭电站是利用昭彝公路桥下河水自然落差建设的一座水电站。机组容量为2×1000千瓦, 1974年5月竣工试机,7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到2008年,因设备陈旧作报废处理。

此外,1975年鲁甸县沙坝河一级电站投产,1979年12月鲁甸县沙坝河二级电站投产,同时鲁甸县文屏镇建成35千伏变电站,出线一回至沙坝电站,一回至高桥院变电站35千伏线路,总长25千米。

通过以上这些工程的陆续投入,昭彝鲁区域型电网的雏形逐步形成。

上世纪70 年代中期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昭通电力发展走势直线前进的阶段。这一阶段最为突出的大事记,是洛泽河电站的建成和昭通电网与省网联网成功,电力体制改革迈出重要的一大步。

洛泽河发源于贵州威宁草海,千回百转流入彝良境内, 山高坡陡,地形陡峻,相对高差1500多米,赋予了这条河流巨大的激情和能量。随着昭通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电力供应短缺的矛盾日趋突出。于是,开发洛泽河水力资源,建设洛泽河电站成了必然的选择。

1975年,洛泽河电站选点确定在彝良县洛泽河镇锅圈岩。设计装机2×12500千瓦、年发电量15300万千瓦时。1977年初,洛泽河电站动工,1988年1月4日投入运行。建设工期10年半,总投资3267.4万元,千瓦投资1307元,千瓦时0.213元,为国家节约投资462.26万元。

1986年,洛泽河电站110千伏输电线路开工,该线路由彝良至昭通全长39.321千米,地形复杂,通过重冰区近14千米,架设杆塔共计180基,1987年11月竣工,整个输变电工程总投资690万元。

在这一阶段,城市输配电网建设逐步加快,形成昭通、鲁甸、彝良两县一区35千伏电力系统,其余各县自成小电网。1990年初,大关、盐津两县也相继加入昭通电网。

进入1980年,昭通电网总装机容量已达到50840千瓦,这个时期,昭通突出的供电紧张局面一度得到缓解。1978年至1987年,发电量上升了140%,地方工业产值增长了331%。1988年,以洛泽河电站为主力逐渐形成的昭鲁彝电网,进一步改善了供电能力,促进了电网覆盖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装机2×12500千瓦的洛泽河电站承担了昭鲁彝电网80%的负荷。由于电力的支撑,在洛泽河电站投产当年,昭通市工业总产值即达62563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0%,1990年达到91591万元,比1987年将近翻了一番,实现了电力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然而,昭通电力与飞速发展的各项社会事业依然不相匹配。电力网架单薄,各县电网处于孤网运行的状态,电力体制改革的课题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面前。

这是极其难忘的艰辛创业阶段。

改革开放30年间昭通电业是一首雄壮的进行曲

经历了1980年一番改革探索的阵痛后,昭通电业进入了一个逐渐理顺体制、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1991年,昭通行署和云南省电力局签订关于昭通电网与省电网联网运行及管理的协议,云南省电网延伸至昭通地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1993年12月27日,省地电网终于实现了联网送电,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江海,昭通从此初步告别了电荒年代,昭通电力体制从此进入主航道。就在这一天,昭通供电局宣告成立,实现了昭通电力体制改革的精彩一跃。

昭通供电局和昭通地区电力公司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受云南省电力工业局、昭通行政公署双重领导。对昭通地区电网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调度、统一规划、统一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这一改革开启了云南省行业代管模式的先河,在理顺电力管理体制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省地电网成功并网和电力管理体制的改善,为昭通电力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昭通电力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伴随改革的进程,电力设施建设同时加大了投入力度。

输配电线路建设长驱直入。1993年9月,架设会泽县220千伏者海变电站至昭通110千伏桃源变电站者昭Ⅰ回输电线路,昭通电网与云南省电网联网。1998年,架设了凤凰变电站10千伏海楼路线,全长13.28千米;架设凤凰变电站10千伏大院村线,全长7.4千米;1999年,对原桃源变电站10千伏龙泉路I回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全长13.39千米,总容量达2260千伏安。

村村通电工程也得到顺利实施。1999年,全市村村通电工程涉及昭阳、彝良、鲁甸、巧家三县一区,建设35千伏变电站10座,架设10千伏线路1000多千米,使100多个行政村用上了电,完成投资8186万元。

在这一阶段,昭通电力设施有了飞速发展,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昭通电网首次实现与省网联网运行,在电网发展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基本上解决了地方电力不足、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昭通电力得到了基本保证。连续三年,全地区工业产值连年递增15.7%。“大电网、超高压”的新观念形成一道有力的冲击波,迅速进入到鸡鸣三省的这个滇东北三角地带,为昭通电力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是战略性结构调整时期,也是逐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跨栏前奏。

21世纪的昭通电业一次全速大进军

从2000年开始,昭通电力体制改革出现了又一个拐点,电力事业进入了一个大跨越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原有的电力体制和供电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昭通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理顺电力管理体制,昭通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与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对昭通电力体制施行股份制改造,由云南电网公司控股成立了昭通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继之,2003年2月26日,为彻底理顺昭通电力体制,昭通市委、市政府与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本着诚信合作、互利双赢、共谋发展的原则,将原昭通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无偿上划云南电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了全新意义的昭通供电局,并相继完成了全市十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从而翻开了昭通电力发展的崭新一页。

至此,昭通电力进人了一个跨越式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昭通这片经济文化蓄势待发、能源建设方兴未艾的热土上,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前推进:电网迅速延伸,网架迅速巩固,供电迅速扩展,服务迅速完善,实力迅速增强,初步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协调的科学发展。

昭通电力体制改革的成功,为昭通电力事业发展插上了奋飞的翅膀。当省委、省政府作出把昭通建成“三基地一屏障”和“云南北大门”的战略定位后,云南电网公司超前规划,格外加大了对昭通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了建设力度、管理力度、发展力度和为昭通服务的力度,并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成效。

新的昭通供电局领导班子到位后,团结、依靠、带领全局职工迅速开展工作,制定了“讲团结、求稳定、办实事、图发展、做大做强昭通供电局”的工作方针,并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二至三年见成效,五年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当时的昭通电网仍然困难重重:全市供电电源单一,尚未实现全市联网,供电网络较为薄弱,当年售电量仅为2.85亿千瓦时。昭通境内仅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和两座110千伏变电站,变电总容量仅21.15万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仅70多千米,固定资产净值不到一亿元,全市缺电量大约40%。大部分县电网仍属区域性孤立电网,境内电源出力不能满足负荷需求,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差,电网建设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领导班子认真制定了昭通供电局五年电网发展战略规划,并立即着手昭通电网的规划工作。针对昭通各县均以35千伏线路为主网架供电网络、电力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和缺电严重的现状,确定了以北部盐津和东部镇雄22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网架、每县各建一个110千伏变电站的电网延伸战略构想,着力打造主干电网。

在全力加快电网建设的同时,昭通供电局加大设备整治改造力度,注重提升科技含量,电网健康运行水平迅速提升。昭通供电局MIS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并先后完成了网内原有十余个老旧输变电工程的升压、增容、技改工作和数十条输配电线路的技术改造,辖区内所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率、保护微机化率、开关无油化率均达到100%。

在昭通主干电网快速发展,满足昭通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建设需要的同时,云南电网公司始终坚持把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特别是将无电人口通电作为政治任务来落实。昭通供电局在各县(区)大力实施无电人口通电、完善西部地区农网改造、县城电网改造等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全市35千伏及以下农网建设改造工程总投资累计达14.6亿元,“一户一表”改造53.6万户,其中7.9万户近40万无电人口用上了电,帮助两百多万人口改善了用电条件,促进了全市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昭通自然灾害频繁,在冰灾、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形势下,昭通供电局认真贯彻网省公司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安全、高效、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抗灾保电任务。特别是在2008年初的抗冰复电战斗中,全局干部员工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不胜不休,按常规需要半年时间恢复受损的线路,昭通供电局仅用了41天就恢复了受损电网供电,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网省公司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昭通供电局也因此获得了“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局党委被国务院国资委表彰为“2008年抗冰冻灾害先进基层党组织”。在2012年彝良抗震救灾和2014年鲁甸“8˙03”抗震大行动中,昭通供电局均绸缪于未雨,闪行于地动,尽职尽责,向灾区人民奉献了炽热的爱心。

昭通供电局还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保供电任务。在其他多次光荣、重大而艰巨的保供电任务面前,也都全力以赴,志在必成。


昭通供电局一贯注重加强与政府、客户的交流和沟通,深入开展“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加强95598故障抢修业务的管理,加强相关人员服务意识、安全意识、业务能力的培训和提高,缩短停电时间,认真兑现十项服务承诺,拓宽服务手段、服务方式。落实大客户经理责任制,加大对大客户服务的力度,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推进优质服务监测点工作,解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客户满意率逐年提升,投诉办结率达到了100%。

昭通十县一区的电力管理体制相应理顺,电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到有机的协调,电力员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激活。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加大了昭通电网规划、建设投入的力度,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全市的电网迅速延伸,实现了全市大联网,安全生产、依法经营、基础管理、供电用电、优质服务等工作阔步迈进,企业整体融入南网文化。

这个阶段,昭通电力事业步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实现了质与量的飞跃。

到“十一五”末,昭通电网累计完成45.35亿元的电网建设任务,形成以1座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5座22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17座110千伏变电站辐射十县一区的全市联网供电格局。全面推进主网、配网和农网建设,各电压等级电网更加坚强、紧密。在打造坚强网架的同时,全面开展农网改造及无电人口通电工程,解决了8万户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户表改造率从24%升至56.5%,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通过艰苦的建设与改造,昭通电网结构和供电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

现全局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9座,总变电容量已达505万千伏安,是昭通供电局成立之初的20倍;所辖110千伏至500千伏输电线路总长达2687千米,是成立之初的67倍;年售电量接近40亿千瓦时,是成立之初的13倍;固定资产原值达到86.42亿元,净值为52.43亿元,是成立之初的40倍之多。

展望未来 前景广阔

“十二五”临近收官,全市电网建设已完成投资66.5亿元。其中: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扩建1座,新增变电容量150万千伏安,新建线路937千米(含威信电厂—镇雄电厂—多乐变260千米线路),完成投资21亿元;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扩建1座,新增变电容量54万千伏安,新建线路260千米,完成投资5.3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4座、扩建5座,新增变电容量48万千伏安,新建线路127千米,完成投资8.1亿元;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变电站23座,新增变电容量13.7万千伏安,新建线路81千米,完成投资5.5亿元;新建10千伏线路1278千米,户表53万户,完成投资26.6亿元。

昭通电网正在完成三重覆盖:第一重为500千伏以上特高压完成西电东送主动脉网架。第二重为220千伏骨干电网,完成全市主要工业区、重要城市、开发区的输电任务。第三重为110千伏以下输配网络,将可靠优质的电能送到千家万户。

六十余年的岁月河流,承载着昭通电网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艰难历程。六十余年的岁月之歌,吟咏着昭通南网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和追求。

这是一片传统文化的沃土,也是一方英雄辈出的热土,更是一方经济建设中潜力深厚的宝地。伴随着“西电东送”、“云电外送”战略的节奏,倾听着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三大电站建设的足音,昭通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中国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在昭通地方政府和昭通人民的支持帮助下,昭通电网必将保持强盛的发展势头,昂首助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也必将以其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质服务理念,切实体现“对云电负责,为昭通服务”的企业宗旨,演奏出更加热烈跃动的旋律乐章。

原标题:昭通电网 回荡在青山绿水间的时光旋律
 
关键词: 昭通电网
 
[ 市场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市场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