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交流的经济性核算,是假设送电可以达到设计目标时计算出来的,交流特高压既节约投资又节省线路走廊占地的结论根基可能就不牢靠了。”验收组成员曾德文对本报记者称。舒印彪随后也坦承:“项目本身通过了,但某些技术指标没有达标。”
对此,国家电网试图通过扩建来提高输电能力。2011年11月25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晋东南-荆门线路在450万千瓦功率下累计运行8小时,最大输送功率503万千瓦,曾到达过572万千瓦。
“所谓的450万千瓦是从晋东南到南阳,而非到终点荆门。在南阳‘下’电260万千瓦,最后到荆门只剩下180万到190万千瓦。” 原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副总经济师牛山称,“国家电网公司并未公布南阳至荆门的数据。”
如果牛山的说法属实,这意味着,即使在考核时,试验工程也未能全线达到500万千瓦的输送能力。
2012年4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网站发布一条名为“山西电网一季度跨省区外送交易创历史新高”的新闻称:“一季度,通过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华中输送电量44.59亿千瓦时。”
牛山对本报记者解释:“一个季度等于2160小时,送电44.59亿度,相当于每小时送电206万度,这就说明晋东南-荆门在今年第一季度平均送电规模只有206万千瓦。”
对于输电能力的质疑,国家电网公司并不完全认可。
2013年5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向本报记者坦承,试验工程平均送电规模在200多万千瓦。
“但这不能证明试验工程不能送500万千瓦,”张正陵对本报记者表示:“晋东南地区缺少电源,如电源足够,稳定送电500万千瓦没有问题。”
张正陵向记者展示了试验工程考核时的录波图:长(山西长治)南(河南南阳)线的录波图在14∶12-14∶45的半个小时内,输送功率平均在530万千瓦左右。
但张正陵没有提供南阳至终点荆门的录波图。
经济性考量
输煤输电的争论由来已久。
实际上,在“近距离(600公里左右)送电更为经济”、“输煤应结合输电”两个基本观点上并无异议,现存的主要分歧在于,远距离(1500公里以上)的能源输送中,输煤和输电哪种方法更经济。
蒙定中、黄英矩、郭象容、丁道齐、蒋建民撰写的《电力工业亟待优化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一文,从“能源消耗量”的角度比较了输煤输电的优劣:
如选择输电,则需要在煤炭基地建厂发电,按国家规定,西北干旱地区发电必须采用供电煤耗高的空冷发电机组;若输煤到水源充足的东南地区,则可用效率高的湿冷机组。据中电联数据,60万千瓦火电机组每千瓦时平均供电煤耗,空冷机组为346.98克或315.14克,湿冷机组为300.18克,前者比后者多耗能源10.1%-15.6%。
三华联网输送距离平均1500公里,按实际输送能力300万千瓦计算,线损为2.7%(若按输送450万千瓦-500万千瓦计算,则线损为4%-4.4%).
据铁道部数据,铁路运煤耗能占总运量的比重,大秦线为0.38%,朔黄线为0.35%,加上集运系统和铁路、航运运煤过程煤炭总损耗低于0.5%。则输电比输煤多耗能源2.2%。
因此,蒙定中等人的观点认为,两项相加,交流特高压输电比输煤多消耗能源12.9%-17.8%。
蒙定中补充:“输煤宜选择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煤,输电应以热值低一些的煤炭为主。”
但一项由国网能源研究院公布研究报告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按照张正陵的表述,输煤的损耗在3.5%左右,输电则小于3.5%。“如果考虑输送煤炭的质量,则输电优于输煤,我国铁路运送的煤炭平均热量为4700大卡/千克,与5500大卡/千克的优质煤相比,实际上运送了20%的灰分。”张正陵称。
另外,国家电网还试图从落地电价角度核算交流特高压的经济可行性。
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西部地区煤炭就地发电,经特高压送至东中部消费端,电价低于当地的平均上网电价。
舒印彪曾以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线路为例,给记者比较了输煤与输电的经济性:“锡盟(送电)出口2毛5可以上网,过网费1毛2至1毛3,一共就是三毛七八,到东部例如江苏,江苏上网电价4毛8,这其中至少有5分到1毛的空间。现在秦皇岛的煤都是800多块钱(每吨),华中的煤炭都是1000块钱以上,煤炭的运输成本很大,(在江苏)只是发电的煤炭的成本就3毛钱。”
但原国网建设公司总工、电网“十二五”专家委员会顾问丁功扬认为,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产生的电价空间并非具有普遍性。“华东区域的线路难以获得类似锡盟的差价。如在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线路中,需要从煤炭基地输煤到上海,再从上海运至淮南,淮南发电后再输回上海,运输成本不降反升。”
“如果说采用交流特高压有电价空间,采用其他输电方式电价空间至少翻番,”国家能源局电网“十二五”专家委员会成员曾德文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