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瞻信息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电抗器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发现,2008-2013年,中国电抗器行业销售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04.46亿元,同比增长16.07%。目前电抗器的价格集中在227.45-5092.64之间,占65%的比重;价格在227.45元以下有15%;价格位于5092.64-15288.1元占比重为13%;价格在15288.1元以上的占据了7%。
根据规划,国家电网"十二五"期间将投资约2.55万亿用于电网建设,相比"十一五"期间的1.5万亿元,"十二五"电网投资额同比提升了68%。细分来看,2.55万亿中将有5000亿用于特高压电网投资,5000亿用于配电网投资,另外约1.55万亿用于其他电压等级的电网线路投资。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电抗器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测算:在特高压电网投资中,特高压交流的投资额约为2700亿元。特高压交流的主要设备包括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GIS组合开关、互感器等设备。在特高压投资中,设备投资约占45%,而电抗器占交流特高压设备投资额的16%,由此测算,"十二五"期间,在特高压电网的电抗器市场容量将超过194亿元。
自2004年至2009年,国家电力投资经历了一波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期,期间各电力设备制造商快速进行产能扩张,一些中低压或其他行业的厂商甚至也纷纷加入输变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意欲抢夺市场空间。
而从2009年开始,国家电网投资高速增长出现拐点,并迅速传导到设备制造商,引发常规产品的产能过剩。由于国际巨头ABB、Siemens等在中国直流输电工程中早已获利丰厚,加上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上升,因此在交流设备方面,其率先降价,意欲扩大占有率,而此时中国西电(601179,股吧)正筹备上市,为做大收入规模,也加入降价大军,引发行业无序、恶性低价竞争。
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有利因素
国家对于特高压输变电网建设的产业政策支持
2006年以来,我国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中明确将"重点研究开发±800KV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及装备"列为能源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内容,这一方针将推动我国逐步从世界电磁线行业大国,成长为世界电磁线行业强国。
截至2012年份,国网公司制定的《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已上报国家能源局。交流方面,总体线路基本不变,部分途经变电站可能微调;直流方面,明确提出2015年将投产16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近期将重点建设两纵(东纵:锡盟-南京,西纵:蒙西-长沙)、一横(南横:雅安-上海)、环网(淮南-上海-淮南)的特高压交流以及溪洛渡-浙西、哈密南-郑州、哈密北-重庆等特高压直流工程。
技术进步与材料更新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对电力设备、电机、电气设备、电子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电抗器产品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势在必行。
(2)不利因素
资金短缺成为行业内企业发展的瓶颈
电抗器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本规模和筹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电抗器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必然对流动资金的规模和资金周转效率提出较高要求。目前,电抗器行业多数企业在发展中存在资金短缺情况,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研发能力相对较弱
国内电抗器行业起步较晚,早期技术主要由国外引进。由于研发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国内电抗器技术装备与研发能力同国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部分先进设备仍需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