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字”标准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
张雅林
敢于担当是对党员干部带领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敢于担当,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这是国企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也是肩负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履职尽责、担当有为的总要求。
对党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是把讲政治始终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必须始终坚守的重大政治原则,讲政治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首要担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要从政治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抓紧抓好。二是从自身这个“关键少数”做起。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必须首先不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改作风,强化内部监督和日常监督,找准风险点、筑起“防火墙”,坚决防止“灯下黑”。
发力点是勇于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居首位,“企业不改变就是灭亡”不再危言耸听,创新已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骨干力量,就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排头兵,为继续做强做优做大中国制造业、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关键是要治企有方。敢于担当,就必须增强“四个意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治企有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才能把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才能坚定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凝聚力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成为党和人民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重点是兴企有为。担当的本质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基本要求是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有企业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实践经验看,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都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担当精神,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带领广大国企人,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担当精神,是力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艰难险阻,成就大事业的客观需要,有多大担当,才能成就多大事业。敢于担当,就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成就大事。
根本是树立好国企形象。一是树立清正廉洁的好形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层面的政治生态是全系统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上梁”必须要正。从一些“落马”的国企高管案例中不难看出,有些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薄,有些生活腐化堕落、严重违反党的纪律,且在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是对国有企业形象的最大抹黑,缺乏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担当意识。警钟长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手握重器,更要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二是树立夙夜在公的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面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国企领导要敢于负责,不等不靠、不推不拖,该研究的抓紧研究,该推进的大力推进,该牵头的主动牵头,该配合的积极配合,不能只踩油门不挂挡、撸起袖子不干活。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担当的背后是品格,是境界,也是能力,不仅要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职尽责所需的专业素养,适应时代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