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四川省2020年的水电装机将达8046万千瓦。在今后三年没有新增外送通道投运的情况下,四川将面临巨大弃水压力。
尽管去年四川水电“弃水”电量同比下降1%,但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石玉东提醒,若在今后三年没有新增外送通道投运的情况下,四川将面临巨大弃水压力。
3月6日,石玉东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四川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截至2017年末的水电装机容量为7564万千瓦,仍有约3000万千瓦水电核准在建,预计2020年水电装机将达到8046万千瓦。但因省内市场消纳能力不足,外送通道建设滞后,四川电源发展过快与清洁能源消纳难的矛盾突出。
据石玉东介绍,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总装机9571万千瓦。其中水、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7910万千瓦(水电7564万千瓦,风电211万千瓦,太阳能135万千瓦),占比83%,为全国最高。
目前,四川已建成±800千伏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溪洛渡-浙江等特高压直流外送大通道。2017年,四川外送电量1390亿千瓦时,连续四年外送超千亿千瓦时。
“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形势下,用电市场增速放缓,发电产能相对过剩,四川清洁能源必须纳入全国市场才能充分消纳。”石玉东说,“尽管四川电力外送能力居全国首位,与集中大规模水电开发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缺口。”
在石玉东看来,特高压输电线路输电能力为传统超高压输电线路的2.5-5倍,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节约土地等明显优势,从四川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四川特高压电网建设已经十分紧迫和必要。
“雅中特高压直流工程(下称雅中直流)受端落点未定,‘十三五’后期,四川清洁能源消纳面临巨大压力。”石玉东说。
雅中直流工程是四川省“十三五”期规划建成的唯一一条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建成后将新增外送能力1000万千瓦,每年外送电量约500亿千瓦时,主要配套电源位于四川水电富余集中的凉山州和甘孜州南部,配套电源总装机达750万千瓦。当地水电资源充足,可实现完全年调节,加上近区其他大中型水电站群,能够保证直流工程持续稳定地向江西送电、在华中区域消纳。
“工程前期工作已历经三年,现已完成可研并取得评审意见,四川省的核准支持性文件基本取齐,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进展缓慢。经过长期和充分的论证,雅中直流在华中区域消纳,不存在技术障碍,有利于清洁电力的消纳和配置。”石玉东说,“需要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工程建设,保障清洁能源‘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
石玉东还表示,白鹤滩及金沙江上游电站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虽已纳入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但方案尚未明确。跨省输电工程建设规模大、涉及省份多,协调工作量大,从输电方案论证确定到项目完成核准至少需要2-3年,再加上两年左右建设期,要实现与电站同步投产的目标,时间已非常紧迫。为保证相关巨型电站顺利送出,相关配套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亟需尽快确定方案、加快实施。
资料显示,白鹤滩电站位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现已开工建设;金沙江上游电站规划有1库13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477万千瓦。上述电站均预计2021年起陆续投运。
“此外,四川特高压交流目标网架尚未纳入规划,难以满足四川负荷中心安全可靠供电需求。”石玉东说。
除雅砻江中游、白鹤滩和金沙江上游水电外,四川甘孜、阿坝片区大型水电站也在加快开发,雅砻江两河口、大渡河双江口等电站已开工建设,预计“十四五”初开始投产。目前,电力输送的目标网架尚未纳入规划,工程前期工作无法及时开展。
“综合考虑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等因素,将特高压交流作为四川电网目标网架是符合实际的最佳方案。”石玉东认为,“这既能保障四川电力供应和西部水电送出,也能克服川西输电走廊稀缺的制约条件。”
石玉东进一步解释称,雅砻江两河口、大渡河双江口等大型水电站距四川省用电负荷中心较近,特高压交流网架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其并网送出问题,还能保证电力就近送往四川省中东部负荷中心。川西片区后续开发的水电项目多位于西部崇山峻岭,需避让众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不良地形地质区,线路走廊资源十分稀缺,采用特高压输电线路可最大限度减少走廊资源。
为此,石玉东建议,应加快在川特高压直流工程核准建设,力争今年上半年核准雅中直流,尽快确定白鹤滩、金沙江上游电站外送直流工程方案并加快核准。以上工程全部建成以后,将新增外送能力3800万千瓦,有效缓解四川富余电力送出问题。
他还建议,将四川特高压交流网架尽快纳入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抓紧启动相关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营规则,打破省间壁垒、促进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