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比从前更需要中国
IEA 成立之初,成员国能源消费量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60%:包括68%的石油、71%的天然气及56%的煤炭消费,因此IEA在和OPEC成员国进行能源议价、应对全球石油价格波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缺少中国参与的IEA所能发挥的作用必然越来越受限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受到质疑。”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经济系陈占明博士指出。
有专家认为,缺少中国的参加,IEA 将很难对国际能源信息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消息的缺失可能会造成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冲突,以及加剧石油消费国之间的竞争,最后仍然平抑不了世界石油价格。只有中国的加入,IEA 才能维持其传统意义上能源消费强国集团的地位,才可能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讲,现在IEA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江苏大学王正明教授说。基于这一考虑,外界邀请中国加入IEA的呼声日渐高涨。
早在2007年,田中伸男就已经提出这个观点:“之前我们猜测中国可能会加入国际能源署,但是五年过去了,中国还未成为IEA成员。所以我再次努力,并认为中国是时候加入能源署了。”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美国能源信息局预测,随着中国需求的增长和美国产油量提高,中国将于2013年10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 口国。“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加入,IEA 就是不完整的。”厦门大学林伯强教授表示。
大势所趋,但不可操之过急
那么,中国到底是否应该加入 IEA?加入IEA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如果中国加入 IEA,该机构则将变得更为强大,其应急反应机制就会更加协调一致和有效。这将有助于增加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为中国赢得战略主动。
但根据IEA的章程要求,成员国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透露石油库存数据、开放能源市场、将能源供需转向市场主导等政策。一些舆论甚至认为,由于要接受IEA规则的约束,并且因经验不足而缺乏机制创设能力,初加入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可能在 IEA 框架内丧失话语主导权,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目前中国加入IEA还缺乏足够的条件。
“鉴于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加入IEA将是大势所趋。”能源安全国际论坛秘书长刘强教授表示,“但是对中国加入IEA后突发状况的处理以及中国的投票权等细节问题,IEA还没有明确的表示。如果中国要加入,必须提出自己的要求,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才不至于被别国制约。”
“从中国的利益和立场上看,正如当年加入WTO一样,加入IEA的利益与风险是并存的,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王正明认为中国加入IEA不可操之过急。
“如果不能在IEA内起到一个主导地位并具有主要话语权的话,中国并不能从中获得特别的好处,因此只有在不需要付出明显代价的情况下,我们才应该选择加入。”陈占明博士对于中国加入IEA也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练好内功,掌握主动权
在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加入IEA和加入WTO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目前我们应该先从自己的角度做好工作,练好内功,培养自己的国际化人才队伍,系统研究我国加入IEA的对策和步骤,不能再走过去的高成本、高代价的国际化老路。”王正明表示。
因此,刘强教授认为,对于加入IEA,中国需要审慎地权衡利弊,力争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建立一个中国—IEA合作机制,与IEA 成员国举行定期会晤,学习IEA 应急和预警的经验,提出有利于增强中国石油定价话语权的条款,”或者还可以像北美、欧洲石油市场一样,“建立一个东北亚地区的石油交易所,与日、韩合作,增强议价能力、共用储油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