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块
厂房去年年底前就已完工,
6幢厂房已出租,但一直没通电“变压器怎么配怎么分租”
已愁坏村干部“磕磕碰碰走到这一步,着实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麻烦在等着我们。”
4月28日上午,温峤镇上街区块小微企业园内,7幢崭新的标准厂房让人早已淡忘这里曾是违建集中地的过往。
工人们在平整着道路和场地,不过却显得有些慢悠悠,似乎并不着急赶时间。上街区块小微园项目开工早、建设快,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完工,却不知要拖到何时。一晃,5个月又过去了。
“厂房在去年年底前就已完工,已有6幢厂房租出去了,但一直通不了电,企业进驻时间也就一拖再拖。”上街村党支部书记程锦云有点无奈。单单通电这件事,让他前前后后跑了四五个月,为此操碎了心。
小微园区内,厂房之间的空地上,依然全部是泥地。“没有电,企业就没办法入驻,工程建设也就不用赶了。这段时间,趁着天气相对还行,会把外围的道路先浇上水泥,园区内的场地暂时没这么快完工。”上街村村委会主任戴济寿向记者介绍。
看着这一片空荡荡的厂房,实在让人觉得有些惋惜。“办法想了不少,但该走的程序一样都不能少。”程锦云说,一个工业园区最起码应具备三项条件:通路、通水、通电。只是在通电这一环节上,程锦云着实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麻烦在等着他们。
“如果每幢厂房都能批一台变压器,那当然是最简单省事的,但操作起来极其麻烦。”程锦云说。
如果以企业的名义去审批,那么能评等费用需要由企业先支付,不过,作为小微园区租赁厂房,通电是最起码的条件之一,所以这笔费用仍旧需由村里支付。而等到租赁厂房的企业不再续租,变压器转户又是十分麻烦的事情。“而且每幢厂房里都放一台变压器,也压缩了厂房的空间。”
程锦云还考虑到,以企业名义审批,一幢厂房可能有两三家小企业共同租赁,不同企业之间的电费就没法结算清楚,到时候又是个大麻烦。
另外,从更深层面来考虑,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一般是按照用电量进行征收的,如果将变压器挂靠在某家企业里,那么这家企业就需要承担所有的税收,如何分摊又是个问题。当然还有电费发票的问题,一家企业付费,电力公司自然只会给这一家企业开具发票,就算前面的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到了这一环节,程锦云依然没辙了。电费支出可以计算在企业经营成本里面,而其他企业要是拿不到电费发票,必然是不肯的。
想来想去,为了一劳永逸,只能是以村经济合作社的名义,批两台变压器,统一管理,才是可行的。但是,“因为村经济合作社原本是不涉及生产经营的,也就不需要缴税,但我们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不行的。在程序上,一定要规范操作,该建的台账、该缴的税,一样也不能少。”对此,程锦云没有什么疑义。在审批过程中,供电手续如愿完成,但能评环节又成了新的“拦路虎”。
“磕磕碰碰走到这一步,离厂房建好,小半年都过去了,现在却依然通不了电。”对于法定程序,程锦云无可奈何,但从他个人和村里的角度来说,自然希望小微园区越早投用越好。“村民们每天都在问这里什么时候能开始收房租,投资了两三千万元,当然希望早日看到产出。”
困难
企业主汪元斌:
房租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
转型升级还需政府扶一把
从原先低矮脏乱的违建厂房搬入崭新明亮的标准厂房中,汪元斌的内心是很期待的。然而,小微企业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他对今后能否在这里发展产生了一丝疑虑。
“硬件方面,主要就是感觉园区还不够安全。”汪元斌描述道,这个小微园区竟是没有围墙的,也就是说,园区是开放式的,等到竣工验收时,眼下还在的施工围墙全部要予以拆除。
而从软件方面来看,最让汪元斌忧虑的就是房产税。“原本这个园区的房租是13元/平方米,如果加上房产税每平方米2元多,那么房租成本就达到十五六元/平方米了,小微企业根本难以承受。”汪元斌说,所以,在企业的一致要求下,上街村不得不降低房租,改为11元/平方米。
尽管房租有所下降,但对于这些小微企业来说,依然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汪元斌说,他单独租下整幢厂房,一年的房租大概五六十万元,从这几年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来看,赚钱是越来越难了。
“虽然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但对于不少小微企业来说,还是需要政府帮扶一把。”汪元斌希望,政府能出台更多对小微企业有利的政策,扶持小微企业成长。
困难
温峤镇上街村村委会:
村里建小微园是头一遭
诸事不懂考虑不周“原先,我们是打算在厂房中间的这片空地上建一个配电房,专门放置变压器。这样既不占用厂房空间,边上又是消防蓄水池,照理说应该更安全一些。”走在温峤镇上街区块小微园区内,上街村村委会主任戴济寿指着前方一大片空地说。
可是,遗憾的是,由于当初园区规划时并没有单独考虑配电房的设置,所以,现在要想修改,必然十分麻烦,涉及的部门和程序太多,包括绿化和停车位都要重新调整,只能作罢。
戴济寿说,据他了解,其他的小微园区在设计规划时应该也都没有考虑单独建设配电房,因为村里建小微企业园也是头一遭,许多大大小小的程序,村干部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经验,考虑的东西自然相当不周全。
“一开始肯定想着能把厂房建起来,该有的设施都有就行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有不少环节是可以优化的。只是等到发现的时候却‘晚’了,规划不是想调整就随意调整的。”对此,戴济寿建议,比如规划不够周全的问题,如果设计单位能在一开始就提出一些全面的意见,那么他们这些村干部虽然没有建园区的经验,但总归能判断一二,不至于临到头才发现有了更好的方案。
另外,在行政审批过程中也是如此。从村干部的角度来看,希望各部门在办事过程中多多予以帮衬,把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及时提醒他们,以免遇到困难时再解决,往往需要付出多得多的精力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