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企改革的成效,国资委自认为“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此前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情况却是“进展缓慢”,国资委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近日也承认:“针对性、时效性明显不够。”
“人们的期望与改革的实际效果相差较大,改革的信心受到挫伤。”7月21日,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大部分国企改革文件已出台,国资委推动的试点从原来的“四项改革”拓展到“十项改革”,试点工作也已全面铺开,但这种以政府主导的改革并未被认可,稳定预期、支撑改革信心成为当务之急,国企改革需要加速增效。
试点之后还是试点
在日前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国资委对今年上半年工作做了总结,并称“国有企业各项改革措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记者获悉,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重要配套文件的制定出台工作,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了14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8个正在履行相关程序,“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共制定出台国企国资改革文件394件,国企改革的文件体系基本建立。”国资委相关人士称。
国企改革试点工作也已全面铺开。上半年,国资委选择了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后来又选择了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7家央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这还只是今年国资委推出央企“十项改革”试点中的一项,此外还包括兼并重组、信息公开、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试点工作。
在兼并重组试点上,国资委选择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国家电投和国家核电等3对重组央企开展了试点;信息公开工作试点则选择了中粮集团、中国建筑等2家央企。
上述国资委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各地普遍将试点作为推动改革文件落地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启动国企国资改革试点147项,已有50项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各地国资委普遍开展了企业功能界定工作,目前已有17个省、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明确了监管企业的分类标准,许多已落实到企业。广东、重庆、上海等地在改革、考核、分配、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管理的有益探索。
官方统计,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成效显著,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80%,央企改制面超过90%,股权多元化比例达67.7%。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
中国建材、国药集团等央企初步建立起“周期管总额+年度定水平”的工资总额管理体系。江西将子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权下放给集团公司,山东将工资总额管理权下放给投资运营公司董事会。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对试点企业经理班子成员全部实行市场化选聘,人事档案转交人才市场管理;四川在24户监管企业的现有经理层成员全部转为职业经理人身份。
国资委开展了宝钢、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5家企业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试点工作,采取市场化方式选聘了1名总经理和13名副总经理。南方电网、国投、中国通号等中央企业选聘了二级公司总经理。
仍与期望落差大
但李锦也注意到,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混合制改革试点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国资委仅用“积极推进”语句来总结,混合制企业的员工持股试点更是只字未提,而这些都是国企改革的深水区和需要啃的“硬骨头”。
尤其是作为国企改革重头戏的兼并重组,上半年竟然没有发生一起央企重组,这也是近年来少有的。
李锦打比方说,国企改革只是“枝叶晃动”,根本未动。上一次试点是2014年7月国资委公布的“四项改革”,时隔两年再次宣布新的试点,似乎对改革试点和顶层设计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依赖症。
“人们对改革试点已经疲惫了,甚至有沉重的失望感,现在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由改革试点产生出来的经验,但到目前也没看到。”李锦称。
季晓南近日坦承,国企改革进展缓慢,针对性、时效性明显不够。现在专家学者、社会舆论各方面议论也很多,大家对国企改革寄予厚望,国资委也开展了四方面的事情,但是改革与大家的期望差距比较大。
今年6月,中央第十四巡视组向国资委党委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称,“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度较缓,改革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不够强;实施监管有欠缺,存在越位、错位、不到位等问题。”
对于越位和错位问题,李锦的理解是,这涉及到国企改革的主体问题,究竟是政府还是企业以及企业家和职工。
“政府仍是国企改革的最主要动力,改革文件是政府拟定的,试点也是政府发起的,而这种由政府主导的改革就是不放权,企业缺乏改革动力,改革表面上是速度问题,实质上则是改革主体的错位问题。”李锦说。
上述国资委人士称,国资委也在开展自我革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记者从媒体通气会获悉,国资委成立了职能转变机构调整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国资监管职能和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订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起草了推进职能转变和内部机构调整方案。
目前,各省级国资委取消、下放审批事项462项,宣布废止和失效规范性文件597件,19家省级国资委初步建立了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
“政府应该做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该管的管好,该放的坚决放手,收放自如,改革都抓在自己的手里,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改革,政府应该紧抓所有权,放开经营权,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仍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李锦说。
原标题:国资委自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巡视组为何批国企改革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