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深圳正式开始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近两年来,深圳输配电改革怎么改,改革后的输配电价怎么监管,电力行业效率能否提高,电价能不能降下来,一直备受关注。
深圳供电局副总经理胡帆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输配电价新机制的良好运作,为电价合理传导搭建了桥梁,为电力市场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改革红利也惠及了广大用户。同时,改革倒逼企业规范成本、改进管理,试点实现了对电网企业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对输配电收入、成本和价格全方位直接监管,为全国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提供了范本。
电价市场化探索
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10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通知》,同年12月31日,批复了深圳供电局首个监管周期,即2015-2017年准许输配电收入及价格水平,要求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本加收益”的输配电价监管模式,标志着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国内无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历经近两年时间的摸索,推动建立了有利于电网企业长远发展的新机制。
此次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深圳供电局每年的输配电收入被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并严格监管,政府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核定准许成本和合理收益,强化了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约束,并引入激励机制促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深圳供电局总会计师杨志鹏告诉记者,改革从机制上把输配电价与发售电价进行分开,建立了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有利于积极稳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反映市场真实的供求变化,还原能源商品属性。
输配电价改革后,广东省、深圳市发改委利用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的降价空间,加上国家煤电价联动形成的深圳市购电成本下降空间,在工业电价不调升的情况下,降低深圳市各类商业用户电价至工业电价水平,平均每千瓦时降低了8.43分。
倒逼电网企业降成本
胡帆表示,以有效资产为基础、按“准许成本+合理收益”核定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强化了对电网企业的投资及成本约束,并引入激励机制促使电网企业加强资产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深圳供电局企业管理部主任谢宏对记者表示,电网企业的资产与成本管理能力与输配电价改革的新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也是试点中遇到的难题。资产家底不够清晰,将直接影响电网企业经营利润及有关成本的核准。
输配电价改革后,电网企业的成本控制尤为重要,以设备使用寿命为例,只有提高设备的健康度,延长设备退运报废期,才能使企业成本得以降低。改革后,变电设备和输电设备的折旧寿命都比以前延长了一倍左右,这就对设备采购、安装、运维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深圳供电局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比如,在采购环节要买性价比高的设备,安装环节要做到零缺陷,运维环节要定期检修维护等。
在成本类项目管控方面,改革对生产修理项目在规范化、精益化、预算完成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体制改革后,深圳供电局对生产修理项目的资金投入方向、项目储备库、可研编制、物资申购、停电批复、施工单位招标、合同签订、现场实施、竣工验收、结算归档等10项关键实施环节进行了全面梳理,进一步明晰了各项工作的操作标准,精细化管理各个环节。
供电企业已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供电有限公司(下称“前海蛇口供电公司”)于2015年11月30日成立,是增量配电网领域引入社会资本的首次积极探索。前海蛇口供电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主要负责前海蛇口自贸区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范围内配售电及从事综合能源供应等业务。
谢宏介绍,前海蛇口供电公司通过引入五方(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能之汇投资有限公司、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资本的股权合作,建立由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供电企业,有利于发挥各方优势,做大做强深圳前海蛇口电网,为前海蛇口自贸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同时,还可以为电网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以及供电服务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积累经验,符合国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部署。
前海供电公司是在供电领域的首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国内尚无实践先例,探索难度较大。合作各方来自于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诉求,他们认同投资电网行业本身具有收益较稳定等优势,但也对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监管要求严等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忧虑。
谢宏表示,前海供电公司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是贯彻落实电力体制改革要求、探索实践配售电改革的平台。一是通过混合所有制方式探索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业务的有效途径,推动增量配电网的投资建设。二是作为拥有增量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第二类售电公司),已列入广东省售电公司目录,参与完全市场化竞争,并于8月16日通过参加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集中竞价,取得电量480万千瓦时,顺利实现第一笔售电业务,为推进售电侧改革积累经验。三是基于管制业务、市场化售电业务,积极拓展分布式能源、微电网、节能服务等附加增值业务,探索建设国际领先的综合能源供应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