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电网不仅服务全省6100多万人,也是三峡外送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枢纽、全国联网的中心,输变电线路长达4万多公里。
负责维护这张网的,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40多年来不断摸索中前进,这家企业掌握了超特高压电网维护的核心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勇闯特高压禁区新技术“第一人”辈出
行业内的第一名总是容易被人记住,国网湖北检修公司有很多个第一。
8月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位于雄楚大道的国网湖北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在一间办公室里,闫旭东、李明、胡洪炜三人正围着图纸讨论着:“这里的间距可以大一点,按照刚刚计算的做就行。”他们在商量如何改进带电作业工具。
1982年1月,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500千伏平武输变电工程(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投产,这年3月,国网湖北检修公司的前身、湖北省超高压输变电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超高压输变电企业。从此,湖北有了国内第一批从事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检修的专业队伍。
500千伏、±800千伏、1000千伏……湖北电网的等级不断提高,对相应的检修技术要求也水涨船高。眼前这3个人,就是这一攀升过程中的标志人物。
57岁的高级技师闫旭东,1982年在500千伏平武输变电工程中,进入超高压强电场,成功处置了导线间隔棒的缺陷,成为实际运行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全国第一人。那时,国内连超高压带电作业的规范都没有,他的举动,堪称勇敢无畏。
41岁的带电作业二班班长胡洪炜,2009年先后进入±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强电场和1000千伏实际运行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成为这两个领域的全国带电作业第一人。近年他先后获得全国“最美青工”、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工匠等荣誉。
41岁的带电作业一班副班长李明,2014年成功进行了世界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直升机带电检修作业,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第一人。此前,直升机带电作业仅能在500千伏的输电线路上开展,且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此技术。
能在这些特高压线路上带电作业,背后创造的经济价值难以估量。“据估算,一条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停电维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每小时150万元左右,1000千伏线路停电一小时,会造成600万元经济损失,而公司一年带电作业总时长在200小时以上。”国网湖北检修公司负责人不无骄傲地说。公司里长期在一线从事特高压线路和超特高压线路的带电作业的工人有40多人,靠他们的劳动避免了天文数字般的停电经济损失,说他们个个“身价过亿”不为过。
创新基因代代传“三天超过师傅”成佳话
国网湖北检修公司有师傅带徒弟的优良传统,湖北超特高压电网检修维护技术,就是在一代代工人手中传承并发扬光大的。
2000年,22岁的胡洪炜从武警部队退伍,考进了公司,师傅闫旭东看中他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不错,把他挑进了带电作业班。那时,胡洪炜完全不懂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知识,第一次到现场要爬上几十米高的铁塔进行登高训练,他才发现自己有恐高心理。“师傅耐心地告诉我该怎么做,手把手教我。”在师傅指导下,他用半年的时间,每天坚持爬软梯训练4小时,克服了恐高心理。2001年,胡洪炜第一次参加线路检修,费了半天劲才换了3个间隔棒,比师傅慢一大截。下来后,他反复琢磨技巧,找师傅请教操作经验,次日工作量与师傅不相上下,第三天就超过了师傅。“三天超过师傅”成了一段佳话。
除了依靠老师傅言传身教,国网湖北检修公司也在不断创造鼓励员工刻苦钻研的氛围,每年投入科研经费300万元,经常组织“优秀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交流论坛”,让青年员工经常交流技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大力支持员工的发明创造,凡是取得了专利或获奖的发明成果,可折算成每月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连发三年,技术工人收入高过管理人员,在公司屡见不鲜。
这些措施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在国网湖北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创新工作室里,有一半的空间摆满了各种检修作业工具,这些都是多年来公司总结实践经验自主研发的成果。“现在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大容量、大负荷线路不断投运,线路上的各类配件的块头也越来越大。”公司负责人说。因此工人们不断开动脑筋,发明了各种工具以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比如棒瓷绝缘子每只重达80公斤,特高压合成绝缘子每只长达11米,工人们发明了各类具有“轻、巧、省”特点的专用吊装工具,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原有的吊装组件多是铝合金的,工人们凭经验重新设计了组件,并用钛合金打造“翼型卡”“联板提线卡”等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的创新型特高压带电作业工器具。
近年来,这支以青年为主的创新团队获得了51项专利授权和35项科技成果,研制出数十种新型带电作业工器具。团队先后14次获得国网湖北电力优秀QC成果一等奖。(彭一苇、于江、吴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