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强“出口”城市,深圳的“碳”索从未停止。2010年,深圳成为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12年,深圳发布《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201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最新数据显示,深圳全市碳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在全国超大城市中,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
现在,深圳正在解答一个新问题:超大城市碳达峰应选择什么路径。
2023年12月,深圳入选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8个月后,2024年7月11日,《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发布,明确到2025年深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国内超大城市领先水平,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30年前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
碳达峰意味着碳排放总量仍存在增长空间,如何增长,让谁增长,是亟待回答的两个问题。强度,是深圳碳达峰的关键词,而精细化管理,是深圳的独门秘籍。
“来电”“用电”全面降碳
2023年,深圳市出口2.46万亿元,增长12.5%,出口规模连续31年居内地城市首位。在全球碳减排大背景下,外贸型经济最先也最深刻感受到减碳压力。当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9,电化学储能占全球产量的1/7。2023年,深圳电动汽车出口额达195.1亿元,增长175.7%,已生效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无疑将对这一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绿色融资对碳足迹等提出要求,亦使更多企业主动寻求碳减排管理。
幸运的是,这是一座高度电气化的城市。行业人士透露,深圳至少95%以上的用能来自电力,非发电用燃气主要用于居民和商业餐饮,用油主要集中在交通航空港口。显然,控制住电的含碳量,是深圳碳排放强度控制的关键。
近年来,深圳持续优化电源结构。目前,深圳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容量已达63万千瓦,2023年底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79.6%,政府层面还在推动红海湾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登陆深汕特别合作区。绿电交易是绿色电源的有力补充。2023年,深圳市场化用户通过参与绿电直接交易购买绿电电量达5.9亿千瓦时,占广东省绿电直接交易电量的23.4%,为广东省最高。
除了“来电”时整体降低碳排放强度,深圳还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引导“用电”碳减排。
深圳碳市场于2013年6月18日开市运营,至今运营逾十年。根据公开数据,深圳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超过1亿吨,以3.5%的配额规模,实现了全国试点碳市场12.6%的交易量,碳市场年均流动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2024年8月,《深圳市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印发,首次将数据中心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2024年度深圳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配额总量升至3350万吨。
2021年底,深圳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上线,成为全市虚拟电厂的“总指挥”。截至目前,该云平台可调能力超过70万千瓦。随着平台迭代更新至3.0版本,其一大特色——“低碳调度”也付诸实践。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总经理程韧俐介绍:“通过绿电追踪技术、遥信技术等‘电力+算力’手段,3.0平台可以从本地发电源头开始,全程计算、监测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碳轨迹’,并综合电力系统碳排放及电力供需情况,科学实行削峰填谷,最大化减少碳排放量。”
绿色建筑精细减碳
工业、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绿色转型是深圳节能降碳的三大重点领域。其中,建筑用电占建筑用能80%以上,用电数据与碳排放数据紧密相关。《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针对建筑领域提出三个方向要求:大力推进新建绿色建筑、实施建筑节能低碳改造和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位于深圳盐田的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是深圳先进的碳中和示范园区。“我们综合了新能源替代、智能微电网系统部署、社区废弃物的在地循环利用以及碳资产开发等多层面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93%的降碳效果。”深石零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石零碳”)大湾区负责人沈栋向记者介绍道。
深石零碳是负责园区能源改造的运营商,其CEO张天向记者进一步解释,绿色建筑可以通过“减、替、抵”实现:在建筑设计阶段就把节能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在采光等方面做节能的设计;在建筑建造环节,应尽可能采购生命周期碳含量低的建筑材料;到运营阶段,因为制冷、取暖、照明等能源使用通常占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因此应用光储充、风能、氢能及绿色电力消费等可再生能源替代方案,使园区或社区的运营碳排放大幅降低;最后,极难减去的一部分碳排放,可通过采购高质量、有权威认证的碳抵消产品,抵消该部分碳排放。
建筑减碳潜力日益凸显,而数字化赋能精细化管理正成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有力工具。
2023年,全国首个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在深圳上线,该系统基于2021年上线运行的南方电网“双碳大脑”平台,通过政企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深圳市住建局建筑数据互通互联,打造针对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及管理的“参谋”。
“针对建筑领域,‘双碳大脑’平台建立了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接入深圳全市4万多栋公用建筑数据,可实现对分类建筑能耗的自动分析、排名、等级评价,以及从数据采集到碳排放监管的全过程自动化。”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数字化与人工智能中心专家李颖杰介绍。除了建筑领域,“双碳大脑”平台还围绕工业领域建设了产业链级、重点企业级、园区级3个专题的碳监测应用。
绿色产业蓄势待发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服务碳减排的绿色产业需求萌发。
“深圳市发布的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在建筑方面部署了具体的行动要求,整体而言,对于绿色建筑产业,有可观的市场需求涌现,同时也是一次规模化开展技术与产品革新的机会。”深石零碳COO张凌燕告诉记者,“当更多建筑用上更节能的方案,将显著带动绿色建材行业以及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设备行业的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咨询、核查、评级等行业也将受益。从产业升级角度来看,建材生产、建筑施工环节有望迎来研发热潮与技术迭代。”
深圳通高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钰表示,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前,企业对市场更多秉持从建造思维到运维思维的转换,如今市场出现了更高的用电要求和能源管理要求,直接推动企业从更高层面的视角看待电力市场改革和电力能源资产运维。
“我们不再局限于原有的配电设备供应,而是将业务扩展到从用电和用能的顶层规划、策略路径、解决方案,到具体项目的实施、跟踪优化、管理成效呈现的一体式全生命周期综合解决方案。可以说,‘双碳’目标为改革创造了巨大的推动力和巨大市场空间。”刘晓钰感慨道。
2024年4月,《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印发,旨在引导各类政策和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该目录是一个引导性的产业目录,在国家目录基础上进行深化、细化,并结合深圳绿色低碳产业各领域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和市场模式等特征作了本地化调整。”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除了传统意义上与能源相关的产业,一些新业态也随着减碳要求涌现,如“零废弃”等概念。在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万科公益基金会引入了“黑水虻厨余处理技术”。黑水虻的幼虫能够在8天内吃掉比自身重20万倍的厨余,助力园区每日200千克厨余垃圾实现在地资源化。与其他技术相比,水虻转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常规技术40%以上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且几乎不产生甲烷。
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谢晓慧认为,随着减碳要求的普及,新兴技术手段将更受社会各界关注,政府、企业也将相继投入更多力量。
目前,该技术正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在盐田区循环经济环保科普教育基地内,“黑水虻+社区厨余+绿化垃圾就地循环”模式下,厨余垃圾日处理量可达3吨。
深圳正在用更加多元的工具包作答超大城市碳达峰这份考卷。
南网报记者 刘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