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尼媒体报道:1月31日在雅加达的一个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印度尼西亚气候变化与能源特使哈希姆表示:“如果美国(世界第二大排放国)不想遵守国际协定,为什么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要遵守呢?”他指出,人均碳排放量存在巨大差异,美国人均每年排放约13吨二氧化碳,而印度尼西亚人均仅约3吨。“然而,我们却被要求关闭发电厂,减少燃煤发电厂。那么,正义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们要被迫关闭燃煤发电厂?谁来资助这些提前退役?” “没有任何捐助组织资助过(燃煤电厂的)提前退役。零。” 哈希姆也是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的弟弟。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作者:E Small Data)
印尼气候特使的这番言论引发了环保组织的强烈反对,他们称这一立场在法律上不负责任,在经济上目光短浅,在环境上灾难性。尽管印度尼西亚尚未正式声明计划退出2015年《巴黎协定》,但越来越多的高级官员质疑印度尼西亚在减排承诺上的公平性,因为美国作为主要污染者已选择退出。能源与矿业部长巴希尔·拉哈迪利亚表示,美国退出该协定可能导致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财政支持减少。他说,这将使印度尼西亚难以继续致力于其清洁能源转型。
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富裕国家提供财政援助以应对气候变化,因为它们缺乏资源,而且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2022年印度尼西亚与美国和其他富裕国家签署了《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协议,后者将向印尼拨款200亿美元,帮助其从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转型。然而,印尼政府对资金拨付缓慢表示不满。巴希尔说,这使得印度尼西亚是否留在《巴黎协定》成为一个“两难问题”,并暗示政府可能会重新考虑其对该协定的立场。“《巴黎协定》是一个全球共识,我们被迫参与其中,”他说,“我们不能陷入困境。”他补充说,鉴于美国的退出,印度尼西亚将优先独立满足其能源需求,采用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混合方式,而不是完全转向后者。“总统普拉博沃命令我实现能源主权,而不是用可再生能源取代我们所有的能源。”
这与普拉博沃总统在去年11月巴西举行的G20峰会上的承诺相矛盾,当时他宣布计划“在未来15年内逐步淘汰所有燃煤和其他化石燃料发电厂,同时大幅提高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印度尼西亚66%的电力来自煤炭,仍在建设新的燃煤发电厂,尤其是所谓的自备电厂——这些离网设施为能源密集型的镍冶炼厂等工业用户提供电力。燃煤电厂的提前退役是普拉博沃总统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关键部分,比之前2060年的目标提前了十年。然而,哈希姆否认普拉博沃总统曾打算完全淘汰煤炭,而是称之为“逐步减少”,即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同时保持一些电厂的运营。哈希姆说,印度尼西亚仍计划建设新的燃煤发电厂,新项目的暂停令将从2040年开始生效。“我们不想犯经济自杀的错误,”他说,“如果我们关闭(燃煤)电厂,我们的经济将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