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光伏产业融资出现两个奇怪的现象:
怪相一:一边需要并且值得融资的光伏企业找不到钱,一边银行和企业的钱却多得不知如何用。有两条最新的消息显示:一个是央行公布统计数据,到8月份,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一个是上市公司“华北高速”最近一笔投入光伏产业9.2亿元的募集资金,此前竟然闲置了13年。
怪相二:当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可以获取融资时,金融机构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融资手段。过去在产业上升阶段,光伏相对其他产业在金融市场是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现在在产业整合阶段,无论股权、债权还是银行等融资方式都让金融机构勉为其难,因为光伏产业的整合使得有竞争力的企业短期内经营收益还都是负数。就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得找个打法吧。
道理上说市场永远不缺钱,只要有财富效应;如果当财富效应出现时还找不到钱,那说明融资市场出问题了。
研究发达国家产业融资,鲜见大规模融资难的时候,只要你有市场,我自然会有适合你的融资办法。无论金融机构还是中介服务机构会有足够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经济环境下不同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实在没有,就去创造一个。于是就有了多年不盈利但从不乏资金支持的网络经济,当然也就有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中的问题市场自有解决之道;什么叫市场化融资?供需双方对融资手段的风险、收益达成一致时自有解决之道。
如果能够按照以上原则解决问题,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的融资就好办了,因为还有不少成熟国家常用的金融手段可以借用,比如“垃圾债”。
垃圾债又称高收益债,是指信用评级甚低的企业所发行的风险高、收益高债券。它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到2011年末,美国整个债券市场规模为30万亿美元,高收益债券存量达1.5万亿美元,约占整体份额的5%。
有竞争力光伏企业是最适合发行垃圾债的。一方面,在光伏产业整合期,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由于市场的恶性竞争,目前暂时处于资产负债比不理想、经营利润为负的局面;另一方面,光伏终端市场需求未来几年都将保持20%左右的稳定增长,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扩大,取得良好经营收益的局面即将到来。当前英利、天合等企业满负荷生产,毛利率从今年一季度的4%上升到二季度的12%就是最好说明。国家的高度重视、终端市场的不断放大、补贴价格和补贴时间的锁定、投资回收期已经从12年下降到6-8年。请问金融不支持这样的产业,又该支持什么样的产业。
改变企业融资结构已经喊了太多年,可是至今未有较大改观。 既然国家高度重视光伏产业,金融改革与金融产品的丰富能否从光伏产业开始。
借用老百姓表达对社会中各类怪相不满的一句名言: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对于试试推行光伏企业垃圾债,笔者信奉的是白说也得说。